《皮影與木偶是中華藝術瑰寶中的一對孿生姐妹》
文/金鑫
木偶戲的歷史淵源夏商時期的陶俑,興于漢唐,完善于宋明時期,既可直觀演義,又可幕后耍玩。有人說西方的木偶是由鄭和下西洋傳入西方,但是這種說法有待考證。因為歐洲的木偶歷史也很悠久,發展的更為完善,尤其對現代電影的影響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皮影相對來講與木偶戲誕生年代相近,甚至更早一些,為什么這么說呢?一因為皮影比木偶的制作方式簡單的多;二如圖畫一樣易于表述;三關鍵是人類對獸皮的接觸、制作、使用的方法是人類勞動的最早表現形式。所以我將皮影稱之為中國演藝藝術的老大姐。
皮影與木偶表演形式各有所長,皮影制作工藝簡單、便于攜帶、表演靈活、形式多樣與各種地方戲交融密切,因此傳播的地域廣泛。
木偶相對皮影的演藝難度大,無透視感,與民間戲曲交融少,因此比皮影流傳的區域小的多。
19世紀初西方木偶隨著電影的發展,它們迅速與現代電影融合而中國的木偶在這方面要慢的多,需要我們努力的去創新和發展。
木 偶 戲
皮 影 戲